出走,及回歸

當志工,憑的是一股熱忱;旅行,則讓家有了不同的意義。

在這兒,我們找到自己對志工旅行的想望,然後實踐。

2010/3/22

蒙古志工心得 邱品臻

「十八歲的你,學學霍金,及時享受青春的美好,人生有太多不測,別盡苦惱華爾街發生什麼事,抓住青春的尾巴,熱愛你的生命。」

這段文字取自於陳文茜寫的<寫給十八歲的你>,雖然十八歲已經離我而去了,但這篇文章的一字一句將藏在我心中的那股熱情用力的掀起,於是我毅然的報名了願景的蒙古志工,除了一償仰望那滿天星斗的夜空的夢想外,也圓了我國際志工的夢。



蒙古帶給我的第一個衝擊就是一群不及我腰間的孩子衝向我,拉著我的手,口中不斷重複著your name your name,我大概是永遠不會忘記這個畫面的,畢竟這個畫面給我的衝擊實在是太大了,那雙興奮得發亮的眼睛、紅撲撲的臉頰和毫無心機天真的笑容,他們笑,我也跟著笑了。


這次在蒙古的服務內容最主要的就是陪伴蒙古育幼院的小孩度過一個台式的暑假,以及到農場和小朋友們一起捲袖下田,協助農耕工作。

在蒙古的育幼院裡,我們設計了一系列的小活動,例如紙風車教學、手工書、彩繪石頭、晨操等等,小朋友對這些外來的事物感到非常的新鮮,雖然彼此語言不通,但他們總是專注的看著我們比手畫腳的解釋,然後依樣畫葫蘆,看著孩子那簡單滿足的笑容,我的嘴角也會莫名其妙的跟著上揚,那麼無憂無慮的笑容在台灣真的算是罕見的了,看著孩子們為了一個簡單的活動滿足的微笑,會發現原來快樂是可以如此單純如此容易。


當然此行的目的還有另外一項,就是做好國民外交,將台灣文化介紹給蒙古,於是在台灣文化日這天我們準備了綠豆湯、珍珠奶茶、海苔飯糰、柳橙果凍、紫菜湯和炸薯條等等,台灣人一直風靡著的綠豆湯和珍珠奶茶對蒙古人而言似乎是很奇怪的食物,很多小孩只嚐了一口小臉都皺在一起,然後伸伸舌頭吐掉為妙,但是後來發現,其實是因為我們珍珠沒煮熟,連我們自己都覺得噁心,倒是炸薯條真的很輕而易舉擄獲小朋友的心,每個小孩眼睛都亮了起來。

台灣美食結束後我們準備了一齣達悟族飛魚季的戲劇表演,雖然只是短短的一齣默劇(畢竟語言不通,也只能以默劇的方式呈現),但是孩子們似乎都很樂意與我們同歡,大家手牽手圍成大圓圈一起跳舞一起歡笑。

孩子們的笑容是最有感染力的東西了,尤其是蒙古小孩那種天真毫無心機的笑容。另外就是台語教學時間,孩子們很大聲唸出牌子上我們用俄文字母拼出來的台語,例如до жа(多謝) ли хо(你好) ман ке ки(不客氣)之類的,霎時倒是圓了小時候憧憬當國小老師的夢想。


決定要到蒙古當志工後我總是自我懷疑,為什麼當志工需要這樣千里迢迢跑到蒙古去?這一趟到底是去旅遊還是當志工?到底這樣一趟短期的國際志工隊蒙古小孩有沒有幫助?而對於自己本身又有沒有什麼幫助?

這些問題總是我腦中盤旋著,直到當地隨隊的志工無意中告訴我:「其實這樣短期的國際志工絕對不可能偉大到對孩子們短期內有幫助,但是這卻提供讓那些本身缺乏資源管道的孩子認識外面的世界。」

於是我忽然體悟到,志工的工作並不是一定要像一般人所想像的必須深入災區,發送物資或者提供醫療服務才叫做志工,類似願景這樣的國際志工並不是追求成功須在己,反而是要激起更多人的熱情去參與志工工作,循序漸進的對一個地方有所影響,讓他們有管道去認識這個世界,讓這些稍嫌落後的國家能夠更快的發展起來。


至於自己本身的成長,很難確切的說在這趟志工之旅中得到些什麼,畢竟每個人看到的不同,所感受到的東西也肯定不一樣,有時候一個微笑或者是一句話都可以帶給內心很大的衝擊,而這所帶來的收穫是超乎想像的。

在吳淡如的書中提過這樣一段話:「其實,四處旅行還是想看清自己。回復成一個人,一個暫時沒有那麼多「為什麼」的人。」

當志工也是如此,真心的為他人付出,不用考慮到需要得到什麼回饋,然後就好比徜徉在一段旅程當中一樣,只要專心的過生活,一些升學的壓力、工作的壓力都可以暫時擺在一旁,讓自己的心真的能好好休息一番,當然,在心休息的同時也服務到一群真的需要被幫助的人們,你可以發現那種最單純的快樂和幸福原來是那樣的唾手可得。


蒙古帶給我的感動實在是很難以言喻,在蒙古會讓人為以為置身在天堂一般,這句話一點都不假,蒙古的天空、蒙古的草原以及蒙古人的熱情都像是在夢裡才會看見的那樣,這是多男用文字敘敘的,只能說必須親自走一趟才會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